作為一名2017屆管培生,加入勞卡的這四年里,我親自見證了勞卡哲學的越來越完善,從以前只有一個簡單的價值觀,到現在完整的勞卡哲學,我覺得這個,可能也是吸引我不斷留在勞卡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我認為,一個公司,如果它的價值觀是正的,那它的發展和企業的方向也一定是正的!
就以公司的價值觀來說:以客戶為中心,持續奮斗,快速反應,持續改善。每天早會我們都會宣讀。在我看來,這不止是一個口號,更是一種做事方法,不停地引導我在勞卡的平臺一直往上走。
勞卡全屋定制營銷中心服務項目主管吳小敏
以客戶為中心
在我接手了后端工作之后,有一次我們的展廳安裝過程中,出現了問題,經銷商投訴公司,當時我們在找原因,判斷是誰的問題,然后這時候馬總說了一句,以客戶為中心,先把經銷商客戶的問題解決了,再來找原因,改標準!
當時我腦子刷地一下,豁然開朗,然后我們馬上先解決了經銷商的問題,也補救了失誤,經銷商對我們豎起了大拇指。我們也深受啟發,現在基本上我們都是以客戶為中心,這句話不僅掛在嘴邊,也在我們整個團隊的行動中踐行。
持續奮斗
“持續奮斗”,這個也非常好理解,我覺得我能在勞卡的平臺上得到成長,很大一部分有這句話的因素,我確實在持續奮斗。
持續奮斗也是我之所以在督導部能打造一些標桿店面的重要原因之一,拿廈門店面舉例,廈門店面308萬,當時我帶隊,帶了一個女生過去,我們兩個女生,很不容易,店面當時很多實習設計師,喜盈門幾乎一個店都是實習設計師,剛剛畢業的,每天都要加班到凌晨,廈門平均業績應該是在150萬左右,公司給我們定的目標,是200萬,但是當時我們節奏抓得非常緊,三天就搞一場爆破,每一個客戶幾乎都是輪番轟炸四五次以上,所以在第二階段結束就已經完成200萬的目標了,完成公司的考核了,這個是我們都想不到的,經銷商也想不到,后面馬上,我們調整了目標,調動店面團隊,把目標設置到260萬,第三階段繼續沖刺,在第三階段中間的時間,我們也完成了260萬,然后我們再次調整目標,就創造了標桿店面出來。
如果當初我們在完成公司既定目標之后就不繼續奮斗了,可能也不會有今天的我,所以持續奮斗這個真的非常關鍵,特別是對我這種,剛剛畢業的學生,沒什么優勢也沒什么特長,如果我不持續奮斗,我在勞卡是一定沒有機會的。
快速反應
“快速反應”,這個在我現在的工作中,用的是非常廣泛,我們在遇到客戶投訴的時候,一定要快。我們日??头诠芾砜驮V的時候,一定要快。
記得有一次我們師傅去安裝,發現合作門店的工藝師下大了柜子,現場安裝不了,按照以往一般的處理情況,師傅就是都會安裝完之后再報備這些問題,然后我們可能需要找工廠幫忙切板或者重新下柜子,這樣肯定會二次上門。
但是那個時候的我們,并沒有按照常規的做,我們平時給師傅灌輸的也是,遇到問題要馬上反饋,快速反應,所以師傅在第一時間告訴我們問題,當時我們在接收到師傅的反饋,也在第一時間安排人手去拉回柜子,找工廠幫忙切板,又迅速拉回到客戶家,客戶安裝如期完成,還收獲了客戶的好評,為我們的解決問題的速度一直夸個不停,這個確實是多虧公司的這種價值觀宣導,讓我們有了這樣的意識,才能避免了更多的損失。
持續改善
“持續改善”,這里我想說的是PDCA工作法,這個是馬總一直跟我們部門強調的一種工作方法,我們也在一直學習和運用。只有持續改善,我們的工作效率和公司的效益才能越來越高。
最實際簡單的,我們能接觸到的,就是咱們公司提倡全員提改善提案,大家不要小瞧自己所在的崗位,每個崗位都非常重要,如果每個崗位都能提出對公司有益的改善提案,那公司一定會有質的飛躍。就好像豐田汽車公司一樣,提倡人人改善提案,汽車生產基本都是機械化,你只要提的建議能提高機器運行速度1秒鐘,豐田的產量可能都要提高好幾千萬!
還有咱們勞卡的產品,第一個接觸到產品的,是誰?不是客戶,是安裝師傅!我們勞卡的安裝師傅,平時默默無聞,出鏡率很低,可是他們才是第一手接觸到產品的,如果所有的安裝師傅都能在安裝過程中不斷地去發現我們產品的一些可以改善的工藝問題,不斷地提出有效的改善建議,那咱們勞卡的產品質量,一定還能再上一層樓!
同時這樣的持續改善,也能讓我們的安裝師傅得到公司的認可,自己的職業生涯也會再上一層樓,所以咱們的企業價值觀,不只是對企業是正向的,對于我們的職業發展,個人生活,我認為都是有非常正面積極的影響的!
嚴格就是大愛,
不給別人添麻煩
嚴格就是大愛,我的理解是:1、對自己嚴格2、對下屬嚴格3、對結果嚴格。其實我前面說到我在督導部成長的快,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我對自己挺嚴格的。
舉一個淺顯易懂的例子,督導部出差是有規章制度的,像女生的話,是不能披頭散發,女士一定要扎頭發,穿正裝、高跟鞋、化淡妝,不允許在門店吃東西,每天要比店面的員工早到至少5分鐘,陪同加班,盡量跟店面最后一個下班的員工一起回去;我在出差期間,是非常嚴格的遵守的這些規定,因為我們出去代表的是公司的形象,這些要求都是體現我們專業化和職業化的,是最基本的,如果這些都做不到嚴格要求自己,那我們后面的執行也會非常困難,經銷商團隊會質疑我們,同時質疑公司。
對下屬嚴格,在督導部當主管的時候,我快速組建了16個人團隊,并且在很短的時間內培養了7個組長帶隊出差,這個過程,我對我的下屬還是比較嚴格的,每日的工作匯報,月度匯報,必須要達標才可過,每個店面出差前必須做好活動計劃,印象比較深刻的是,第一次我一下子提拔了三個組長,都是0.4系數的,就是剛剛轉正2-3個月,我非常擔心,他們連啟動會都開不了,對于一場活動,啟動會是至關重要的。
沒辦法,我只能在開完月會之后,把所有人留下來,一起陪同組長做啟動會PPT,我陪同,而且PPT一定要我審核通過了才能離開辦公室。那個晚上,我記得到凌晨5點,還有組長最后改完PPT發給我審核,當然最后的結果也是好的,努力都會有回報,這些組長經過這樣嚴格的訓練,很快便能獨擋一面。
“對結果嚴格”,這個也是我在帶領團隊的過程中,最經常跟我團隊強調的,一定要對結果負責,要嚴格地對待結果,出去做活動過程中,公司定下來的目標,一定要嚴格執行,要想盡辦法,總會有辦法,不要抱著我完成百分之多少好像數據也不難看,我只要不墊底就行了,這種想法,因為你一旦有這種心態,這種想法,百分之百,你是達不成目標了。所以我們在定好的目標面前,必須堅定,這個目標我們一定能達成,并且想盡辦法對結果負責。
不給別人添麻煩,最基本的要求,嚴格要求自己,做好本職工作,不要因為自己工作沒有做好,影響下游和客戶的滿意度,從而影響公司目標的達成。
大家都知道,一般來說跨部門的合作都比較難。所以為什么說勞卡的“三觀正”?因為我們企業發現了這個問題,并且把“不給別人添麻煩”列為了我們所有人要遵循的傳統,我們在收到其他部門的協作請求的時候,一定要快速反應,協助其他部門一起解決,積極去幫忙一起處理別的部門的請求,這樣公司才是真正一條心,各部門通力合作,我們大家的效率才能提高,工作才能更輕松。
不給別人添麻煩,當然還有一個角度就是不給我們的上級添麻煩,對上級要主動匯報,這個是馬總帶領我們之后,一直給我們強調的,領導安排給我們的事情,一定要主動匯報,這樣領導才能知道我們的進度,并且給我們提供幫助,如果我們不主動匯報,需要領導催促我們才去匯報,這樣會非常浪費大家的時間,并且可能因為我們的不主動匯報,我們遇到問題就停步不前,這件事情一直執行不下去,無疑將會給公司造成損失。
總之,我是勞卡哲學忠實的粉絲和堅定的執行者,因為它對我做好工作作用很大,它是我們行動的指南針,是我們判斷是非對錯的標準,更是指引我們走向成功的正確思維方式。
(免責聲明:文章及圖片來源于勞卡全屋定制公眾號,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